11月12日,央视财经频道《对话》节目播出企业家精神系列节目第一期“企业家精神是怎样炼成的:筑造水泥梦”,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宋志平受邀作为主嘉宾与主持人陈伟鸿进行了精彩对话。宋志平在节目中分享了中国建材集团在回归水泥业务、整合水泥产业、布局国际化三个阶段,面对“新型建材和傻大黑粗”“冒险尝鲜和循序渐进”“保持荣誉和迎接挑战”的抉择故事,回顾了企业一路跌宕起伏和攻坚克难的成长历程。集团所属中国巨石总裁张毓强、凯盛科技总经理彭寿、南方水泥总裁肖家祥、深圳国显总经理欧木兰作为企业家代表参加了节目。
节目文字实录
主持人: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中,至少最近这几个世纪,你会发现很多重大的变革最初并不是出现在国家层面,而是出现在企业当中。比如说,时间,最初是因为一家铁路公司他们希望有一张精确的列车时刻表,从此时间开始得到了统一。再比如说,灯泡,爱迪生并不是最早发明灯泡的人,但是爱迪生电灯公司却是最早大批量生产灯泡的公司。从此灯泡走进了千家万户,而他的那家企业也成为了通用电气的前身。
我们还可以把目光投向更古老的丝绸之路,这条路上的商人因为他们的冒险、他们的热情、他们对于创造价值的那份愿望,才让世界版图开始得到了联通,也让商业贸易开始流动了起来。其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,你会发现撬动这一切变化的重要的核心就是企业家。因为他们的热情、他们的探索成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许许多多。而今天的《对话》节目我们要和大家聊的就是企业家精神,我们掌声欢迎来到现场的每位企业家朋友,欢迎大家!
提到企业家,提到企业家精神,也许你首先会想到张謇、荣宗敬、荣毅仁、王光英等等,他们创立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体系,也把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告诉给了世界。当然提到企业家精神,你可能还会想到鲁冠球、柳传志、马云、马化腾、任正非、李东生、张瑞敏、刘强东等等,他们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第一批下海,而他们也组成了中国企业的联合舰队,带动着中国进入了世界经济的中心。企业家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和动能之所在。如果我问一个问题,你们的答案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,究竟什么样的精神代表着企业家精神,你欣赏的企业家又是谁?、
观众:我欣赏的企业家是具备创新精神、坚守精神,还有工匠精神。
观众:我最欣赏的企业家是刘永好先生。
观众:我喜欢的企业家是董明珠,因为我觉得她有一股开拓创新的精神,一股勇往直前的冲劲。
主持人:谢谢几位的分享。今天我即将为大家请出的这一位企业家,他身上似乎也集合了刚才大家提到的很多的企业家的要素,他把两家企业带进了世界五百强,而且他本人不仅仅在践行着做好一名企业家这样的责任和使命,而且还在很多的场合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跟很多人一起来探讨,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如何当好一名企业家。来,我们掌声请出本期《对话》的嘉宾,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宋志平。
国企掌门人是企业家吗?
主持人:宋董事长您好!宋董事长是我们《对话》的老朋友,今天我们的话题聚焦在企业家精神,所以我想请您给自己一个定位,您希望怎么给大家介绍自己?
宋志平:我觉得我是国有企业的一员老将了。
主持人:你觉得自己是一名企业家吗?
宋志平:我觉得是,而且一定是。
主持人:但是社会上有很多人会觉得,像宋董事长您这样的央企掌门人,那是领导干部,跟我们想象的企业家的那种角色和形象好像不太一样。
宋志平:其实这就是一个误会,企业家是我们经济活动的主体,是那些具有创新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企业带头人,所以不管是民营企业具有这些特征的人,还是国有企业具有这些特征的人,他们都应该是企业家。
主持人:今天我们不仅仅希望宋董事长告诉大家,什么是企业家,更希望您告诉大家,什么是企业家精神。我们请宋董事长坐下,慢慢聊。来,掌声欢迎。
企业家的朋友圈为何沸腾?
主持人:对于我们每一位企业家来说,可能今年的9月25日是大家特别难忘的一个日子,因为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的方式提出了企业家的精神价值、社会地位,当这样一个文件发布的时候,在您的身旁是不是也听到了很多喜悦的声音?
宋志平:是的,大家都非常兴奋。从我个人来讲,我觉得这等于吃了一个定心丸。
主持人:所以这个通知一发布,我们看到企业家的朋友圈都沸腾了,你会感受到他们的那份喜悦。你看柳传志先生说喜出望外,马云先生说这是2000年来中国在思想领域的一大进步,刘永好说构建了“亲”“清”新型政商关系让企业家心里更踏实了,等等。这么多企业家的欢呼雀跃,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心声?
宋志平:其实企业家在这个社会上贡献很大,但是压力也很大,所以企业家们更需要社会的理解。这个文件因为要营造一个企业家好的成长环境,包括法治环境、市场环境、社会氛围,让企业家能够安心做事,激发和保护他们的这种企业家精神,这反映了大家的心声和大家的期盼。
主持人:选择在这样一个特殊节点出台这样一个决定,是有一些什么特殊的意义吗?
宋志平:现在我们讲进入一个新时代,新时代不光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我们还要激发市场的活力,同时要“一带一路”参与国际竞争,要培育更多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,要解决我们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个问题,我觉得企业家就是其中的一个主体。所以,习近平总书记说,市场的活力来自于人,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,来自于企业家精神。
到底哪些人是企业家?
主持人:当今社会上对于企业家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,我们搜集整理了一下,大家看大屏幕:企业家就是“赚钱家”富豪,企业家就是董事长、总经理,职业经理人不是企业家,企业家精神只在企业家身上才有。这几种说法您怎么看?
宋志平:如果你仅仅有财富,没有创新精神,你可能是一个大富翁,不见得是企业家。
主持人:企业一把手,注定是企业家吗?
宋志平:没有创新精神,你可能只是一个管理者,也不能算一个企业家。我觉得企业家的定义,就是你是不是创新,是不是同时又创造了财富。这是企业家的一个灵魂,一个核心的问题。所以全世界的大企业家,也有不少是职业经理人。
主持人:企业家精神只有在企业家身上有,这句话您同意吗?
宋志平:其实我们大家身上都可以有企业家精神,或者说我们都可以来学习和弘扬企业家精神,全社会都可以来创新、来创造财富。
刘纪鹏(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):企业家有没有好坏?企业家是不是就是老板?这样的理解更多的是从一般意义上谈的。但是如果谈到企业家精神,那就一定要在众多从事商事行为的财富创造者中,把那些刚才大家归纳的创新、责任感、拼搏、爱心、牺牲精神集于一体的高大上的财富创造者。
第一个抉择:新型材料 VS 傻大黑粗
主持人:人们对企业家有很多的溢美之词,对于企业家所承担的一些责任,尤其是在重大抉择面前内心的那份煎熬,其实是不太了解的。今天我特别希望宋董事长能够带着大家回望一些重要的抉择时刻,让我们大家一块儿来看看,企业家在这样的重要时间节点上,是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,如何突破和创新的。我们看看选择的第一个时间点是什么?一边是新型材料,一边是傻大黑粗,这个描述是什么样的背景?傻大黑粗指的是什么?
宋志平:我想傻大黑粗指的是水泥。
主持人:我们都觉得水泥其实是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,大家知道中国现在是全球水泥产销第一大国,每年有35亿吨的产能,但是这当中至少30%是产能过剩的。再来看一下,中国建材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,坐拥5亿多吨的水泥。
我要为水泥正名
宋志平:是有很大的压力的。我们怎么能够把水泥做好,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,这就是我们的一个责任。这么多年来,中国建材做水泥是把结构调整、节能减排放在第一位的。今天你去看中国建材的水泥,看到的都是花园中的工厂、森林中的工厂、草原上的工厂。所以我在这儿也想为水泥正正名。因为大家一想到雾霾,一想到污染,首先就想到水泥。但是今天我们水泥的技术,我们整个工厂的安排,可以做到环保型的、绿色的工厂。很多人认为水泥是一个污染行业,其实我心里觉得挺不舒服。
主持人:有点委屈啊。
”傻大黑粗“的水泥为什么是个好东西?
宋志平:我觉得水泥是一个好东西。
主持人:水泥为什么是一个好东西?
宋志平:大家一看不好看,不好看但是好东西。这是用3D打印的水泥,将来可以用3D打印来做房子。
主持人:这个水泥看上去,跟其他时候我们看到的水泥长得一样,科技含量比别人高吗?
宋志平:其实水泥技术含量也是很高的。我们有大坝水泥,三峡大坝用的就是低热水泥;核电水泥,我们的核电站,用水泥防辐射的;高铁水泥,高铁底下用的水泥。这些水泥过去我们都是要从德国进口,现在都是我们来制造。水泥在中国整个经济建设中,也是一个基础材料,我们每一年用的水泥是24亿吨,占全球的60%。我们的建筑材料基本上是以水泥做基础的。没有水泥不可能有今天我们这么快的经济建设,所以我觉得水泥是立了大功的。
为什么执意要做水泥?
主持人:我也跟一些新型建材的从业者打过交道,他们在心底其实是有点瞧不上水泥的,觉得我们的新型建材多么高大上啊。
宋志平:过去我最初在北新建材做董事长,一直做新型建材,我还写过文章,少用点水泥,多用点新型建材。但我到了中新集团之后,行业里很多专家认为中新集团如果要发展,要承揽起整个行业领军者的地位,要有更大的作为,就要进入水泥行业。
主持人:其实很多人在当初并不是很了解水泥,但是你们已经要进入这个行业了。
宋志平:在企业实践中,我有一个观点,做企业非常重要的是确立目标,确定目标以后缺什么找什么。虽然我不懂水泥,但不是说我不可以做水泥,我们缺企业找企业,缺技术找技术,缺人才找人才,我们能够把这个水泥业务做起来。其实过去这十几年的历史就说明这一点,中国建材从过去几乎没有水泥,到现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泥企业,本身这个过程就回答了刚才你说的那个问题。其实我经常早晨4点多钟就会醒来,思考这些事情,去怎么做,要找到一个方案、一个路径。
主持人:这是一个秘诀,人们问篮球巨星科比,你是怎么成功的?他的回答是你见过凌晨4点半的洛杉矶吗?代表他早起都在练球。
宋志平:其实一份汗水一份收获。
主持人:这个过程当中你觉得是你选择了市场,还是市场选择了你,哪一种力量更加主动一点?
宋志平:我觉得两个都有。一个是我选择了做水泥,我选择了这个市场;另一个我觉得这个市场本身也呼吁谁来改变它。这两个就结合在一起。成功一定要符合逻辑和规律,总之,你跳不出规律的这个圈子,不可能你做了一个完全不符合规律的事情你成功了,一定有潜在的逻辑在里面。
主持人:剑走偏锋其实不太可能。
宋志平:我觉得这两个东西恰恰在这个地方交汇了。
揭秘宋志平第一条朋友圈
主持人:对于今天这个时代的人来说,我们更习惯用发朋友圈这样一种社交媒体方式来展露自己的心情,来分享自己的感悟,所以我们就让宋董事长回到当时那个时间节点。假设那个时间我们已经有了朋友圈这样一种社交媒体和方式的话,宋董事长会发什么样的一条朋友圈,有人想猜一下吗?
观众:我猜宋董事长写的是“担当”二字。
主持人:因为你觉得现场花时间比较短,宋董事长只能打两个字是吧?
观众:我看宋董事长的笔触好像只写了两个字。
主持人:我们揭晓一下谜底。很抱歉您猜错了,我指的是字数猜错了,但是“担当”没有错。“今天是新的一页”,也代表了新的担当开始落在您的肩头。
宋志平:大家看到这张照片,就是刚才讲到的,中新集团转变成了中国建材集团。因为刚才讲的要做水泥了,所以我们的名字也得换。
主持人:名字改了。
宋志平:就改成了中国建材集团。为什么说今天是新的一页呢,就是预示着我们建材行业发生一件重大的事情,而且这个事情将影响整个建材行业的格局,甚至影响全球建材的格局。这是2003年4月份揭的牌,到现在只是14年的时间。可这14年里,中国建材就是由一个小的央企成为全球最大的一家建材企业。所以我觉得企业家首先是会做梦的人。
主持人:要有信心,有信念。
宋志平:要有一个目标,有一个信念。
主持人:这条朋友圈如果宋董事长你想@其中某一位的话,也就是说提醒谁要关注这条朋友圈,您会@谁呢?
宋志平:我想张总吧。
主持人:我想问问宋董事长,为什么这朋友圈会提醒张总看?
宋志平:因为过去他也是经历了中国建材的沧桑变化的。他四十年如一日做企业,做成了一个国际一流的企业,虽然不是世界五百强,但是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能达到30-40%,而且现在都是高端产品,同时经济效益非常好,管理也非常好。我想他看到这一页以后,心里一定会有一些感受。
四十年如一日打造世界“隐形冠军”
张毓强(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总裁):今天来谈的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,我在这里面体会还是非常深刻的。我们整个发展过程可以简单归纳为三个时期的不同创业:第一次创业实际上是打基础,第二次创业是上规模、上水平,第三次创业是国际化。在每一次创业过程中都是需要企业家认真地去面对和付出。所以有时候企业家就觉得,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?我觉得因为你想做企业、想做好企业,所以必然辛苦;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,所以你碰到这些困难的时候应该无怨无悔。这就是一个企业家最基本的一条。企业家万变不离其宗的重要一点,就是要赚钱,我们不能把国家的钱、政府的钱、银行借的钱拿回来以后打水漂了。你为了国际化你吹牛,结果后来没赚钱,这不行。所以我们都要做到这一点,最后如果成功了,就是说企业家精神的一种成功,或者是一种文化的成功。所以企业家精神是需要保护的,企业家精神是需要弘扬的,更重要的企业家精神是应该得到发展的。
企业家是要创造财富还是要改变世界?
主持人:刚才张总提到了一个企业家在心里常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,我们为什么要辛苦,我们为什么会辛苦?究竟是为了创造财富呢,还是为了改变世界?
宋志平:这两个都有。其实企业家也不光是为苦而苦,企业家是有梦想的人,对成功充满了渴望,他愿意创造财富,他想创造财富,同时也希望改变世界。所以,他的苦他认为是值得的。
主持人:所以您刚才发的朋友圈,新的一页,是新旧的“新”,有的时候也可以替换成辛苦的“辛”。我估计现场很多企业家在听到这一刻的时候,会有很多共鸣,会唤起你什么样的一种回忆吗?
陈保华(浙江华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):回想起我们艰苦创业的过程,在你的梦想确定之后,坚守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这个过程太艰难了。我们是做药企的,我们2003年把西药做到美国市场。大家都知道,西药是美国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,标准之高,市场的认知度之难,我们刚开始在美国获得批准上市的时候,美国一家很大的贸易公司特地召开了董事会,来讨论要不要上中国的药品。而且当时国内的房地产又很好,作为我们一家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,你说做房地产可能马上就很快,做美国的制药就何等艰难,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。所以一直到现在,我们是中国第一家通过美国的药品认证的企业,也是唯一一家大规模把药品在美国市场上市的企业。
蔡锦森(网智天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):我是一家做大数据智能的企业。看了宋董事长的朋友圈,我也是想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点赞。我一直坚信,方向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。
第二个抉择:冒险尝鲜 VS 循序渐进
豫ICP备18001969号 | ![]() |
豫公网安备:41132402411590号 |